螃蟹的名字
“大闸蟹”之名,因阳澄湖蟹户于湖面设闸捕蟹之术得之。又据《清嘉录》:大闸蟹“汤炸而食,故谓之‘炸蟹’”。因“炸”与“闸”字同音,后人有据此而指“大闸蟹”为“大炸蟹”之误读者,然此说殊不可信。两者的区别显而易见,前者得之于捕术,设闸而捕之,乃阳澄湖独有之法,“炸汤”而食者,烹法也,而且是阳澄湖大闸蟹最普遍的烹法。至于梁实秋先生“蟹不一定要大闸的,秋高气爽的时节,大陆上任何湖沼溪流,岸边稻米高粱一熟,率多盛产螃蟹”之说,想是将此二字误做了“大同”、“大山子”或者“大不列颠”之类的地名。
阳澄湖特殊的水土使“大闸蟹”成为淡水蟹中极品,惜乎一方水土养一方蟹,同一方水土却难饷百方之人及其千种馋痨,万般贪欲,大闸蟹再努力增产超生,终不敌食蟹者味蕾之裂变式繁殖。
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不仅体形健硕,脚爪有力,而且个个都随身携带着“青壳、白肚、金爪、黄毛”这一套鲜明的先天防伪系统。需特别说明的是,李渔所谓“白似玉而黄似金”者,其实指的是螃蟹的内部景观,就外观而言,在照明充足以及客源不足的情况下,大闸蟹的真伪其实不难辨识。
不看你的爪,不看你的毛,看的时候心里醉,看过以后眼泪垂――欲重温那久违了的“不看你也爱上你”的感觉,可以相信的,看来只剩下味觉了。即除了蟹膏蟹黄的丰腴和鲜美,其肉质的细嫩及其别有的那一丝丝莫名的清甜,实非“旁蟹”所能企及。
为了防止冒名,当地注册商标的方法再一次为大闸蟹命名。因此,简单易行的识蟹之法就是自己去看商标。在得到了产地政府授权之后,阳澄湖蟹市还启用了编码防伪专用标签,右手持蟹螯,左手持电话,根据语音提示输入18位密码,苏州质监局防伪办公室立马就能告诉阁下蟹之真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