烹煮阳澄湖大闸蟹的方式主要有两种,其一是清蒸,另一种是烫煮。清蒸可以完全保留阳澄湖大闸蟹天然的甜美滋味;但烫煮时只要用草绳把大闸蟹绑牢再烫煮,其实蟹中独特的美味并不会因此而散溢,而这么做也可以把存于蟹脚绒毛上的寄生虫完全消除殆尽.
不过,无论是哪一种方式,在清蒸或是烫煮过程中都要放入紫苏叶,如此才可除去阳澄湖大闸蟹的腥味。
现代人想要一尝阳澄湖大闸蟹的鲜美要比以前的人容易许多了,从前没有吃阳澄湖大闸蟹的专用剪刀与钩子,只有在吃之前先用大菜刀把阳澄湖大闸蟹壳敲碎,然后再开始品尝蟹膏与蟹肉,不过也因为这样让甜美的鲜汁流露不少,真是让人觉得可惜。而今有了专用工具,不但不会吃到满手都是,而且美味的汤汁也完全不会浪费。
虽然享用阳澄湖大闸蟹是人间至乐的事,不过,根据中医的说法,阳澄湖大闸蟹性子过寒,吃了容易造成身体的不适,尤其是吃的人本身体质若较虚,吃了以后小心皮肤会起疹子,倘若想要避免这些杂症,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吃蟹的时候,先把蟹腮、蟹肠、蟹心及蟹嘴的前端底部去除掉,此举除了妨寒之外,还可以避免食入寄生虫。
品尝阳澄湖大闸蟹的步骤首先当然是要蟹壳中的膏开始吃起,金黄色的液体从舌尖滑入,是阵阵鲜甜的滋味;待蟹膏已经吃干抹尽之后,则可以开始享用甘甜的蟹肉部分。为了可以切实地感受到这份柔嫩口感,当然是要从前螯开始享用,而且吃的时候还得沾醋吃。
吃阳澄湖大闸蟹所要沾配的醋又分为两种,其一是江浙吃法习于沾用熟镇江醋,同时在黑色的醋中则放有细糖与姜末,和着蟹肉一并吃味道更是甘甜;而另一种则是港式的吃法采用红醋,当然之中也要放入细糖与姜末,味道是鲜甜中明显感受出红醋的酸味。
不过,无论采用任何一种吃法,吃完大闸蟹之后一定要喝杯浓浓的热姜茶,如此才可以去寒,或者是在吃蟹的时候佐以花雕酒也是不错的驱寒选择。
阳澄湖大闸蟹虽然味质鲜美,但性寒且带湿毒,属「发物」,皮肤病患者或容易皮肤敏感的人都不宜吃。由於蟹难消化,腹泻、胃痛、感冒发烧的人,亦不宜进食,以免加剧病情。体质虚寒的人(即经常手足冷冰、容易头晕、体倦),最好还是忍忍口,以免引致胃寒不适。此外,蟹黄(蟹膏)的胆固醇很高,患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动脉硬化的人,不宜多吃。糖尿病患者及肾病患者往往血压偏高,他们应不宜多吃大闸蟹。
吃蟹时亦要注意烹调方式。由於大闸蟹生在江、河、湖底的泥沟里,又喜爱吃小动物的体,肠道内含有大量细菌。再加上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(比猪肉、鱼肉高於好几倍),死後蛋白质会迅速分解,细菌大量繁殖,极易变坏,因此不要吃死蟹,亦不要吃未经彻底煮熟的蟹。吃蟹时,可用姜醋作调味料,既可帮助消化,亦有助杀菌。蒸蟹时可放一些紫苏叶。紫苏性味辛温,发汗解表,行气宽中,能解鱼蟹毒。
吃蟹时,有些人喜欢喝一点酒,其实也是借酒的温辛来解蟹的寒。吃蟹後如感到肠胃不适,可用姜数片煮水,趁热饮下,有暖胃功效。
古医书记载:「凡柿同蟹食,令人腹作泻。」原因是蟹含丰富蛋白质,而柿的鞣酸很多,两者同吃,会凝固成硬化。此外,蟹和柿都属寒凉之物,同时进食过量容易引致不适。